一、認識腦梗死:大腦的“交通堵塞”
腦梗死就像大腦血管突然被“血栓”堵住,導致腦細胞缺氧壞死。它發(fā)病急、后果重,可能引發(fā)偏癱、失語甚至猝死。但好消息是:80%的腦梗死可以預防! 關鍵在于控制風險因素和養(yǎng)成健康習慣。二、這些“隱形殺手”正悄悄威脅你的大腦
1.“三高”不控制
高血壓:血管的“沉默破壞者”,長期高壓會損傷血管內(nèi)壁。
高血糖:糖尿病患者的腦梗死風險是普通人的2-4倍。
高血脂: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(“壞膽固醇”)會在血管壁堆積,形成斑塊。
行動指南:40歲以上每年測血壓、血糖、血脂;已確診者嚴格遵醫(yī)囑用藥。
2.不良生活習慣
吸煙:尼古丁會加速血管硬化,吸煙者風險增加2倍。
酗酒:過量飲酒導致血壓波動,增加出血性中風風險。
熬夜+久坐:讓血管“生銹”,血流變緩。
3.其他高危因素
肥胖(尤其是腹型肥胖)、心臟疾。ㄈ绶款潱⒓易迨、年齡>55歲。
三、預防腦梗死,記住“5個護腦法則”
1.吃對食物,給血管“減負”
多選:全谷物、蔬菜、深海魚(富含Omega-3)、堅果。
少吃:咸菜、加工肉、油炸食品、含糖飲料。
小技巧:用“211飲食法”——每餐2拳蔬菜、1掌蛋白、1拳主食。
2.動起來,讓血液“跑”起來
每周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(如快走、跳舞、騎車),或每天30分鐘散步。
辦公室人群:每小時起身活動3分鐘,做做“踮腳尖”促進下肢循環(huán)。
3.戒煙限酒,保護血管內(nèi)皮
戒煙后2年,腦梗死風險可下降50%;限酒男性<25g/天,女性<15g/天。
4.定期體檢,抓住“預警信號”
40歲后關注頸動脈超聲,篩查血管斑塊。
房顫患者需按醫(yī)囑抗凝治療,預防血栓脫落。
5.管理情緒,避免“情緒中風”
長期焦慮、憤怒會使血壓驟升,嘗試冥想、深呼吸或傾訴釋放壓力。
四、黃金4.5小時:抓住急救時間窗
腦梗死發(fā)生后,每耽誤1分鐘,190萬個腦細胞死亡!
快速識別“FAST”口訣:
F(Face):微笑時一側(cè)臉下垂。
A(Arm):雙臂平舉,一側(cè)無力下垂。
S(Speech):說話含糊或無法理解。
T(Time):立即撥打120,送醫(yī)爭取溶栓或取栓治療。
五、護腦小貼士:融入日常生活
晨起喝一杯溫水,稀釋血液。
避免用力排便(可誘發(fā)血壓驟升)。
冬季注意頭部保暖,寒冷刺激易引發(fā)血管收縮。
腦梗死的預防不在一朝一夕,而在日積月累。從今天開始,用一杯清水、一次散步、一次深呼吸,為大腦筑起健康防線!記。鹤詈玫闹委煟肋h是預防。
本文作者:田英慧,秦皇島市第一醫(yī)院綜合內(nèi)科護士長。
責編:微科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