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炎炎烈日的夏季,人體內(nèi)的水分很多會以汗液的形式流失,自然就會感到口渴,此時清涼解暑的綠豆湯就成了很不錯的選擇。在酷暑難耐的日子里,熬上一鍋綠豆湯,待完全晾涼后飲用,絕對算得上享受了。
不過,很多人在熬綠豆湯后或許會有這樣的發(fā)現(xiàn),原本綠色的豆子在經(jīng)過煮熟后變成了紅色,以至于整鍋湯也跟著變成了紅色。綠豆變“紅豆”,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?
在綠豆的豆皮中含有大量的多酚類物質(zhì),這些物質(zhì)在水煮的過程中會不斷溶出,并在我們打開鍋蓋時和氧氣充分接觸,從而氧化成醌類物質(zhì),顏色也會隨之變深。反之,如果不打開鍋蓋,用較大的火力短時間煮沸,綠豆和湯的顏色就不會改變。
變紅的綠豆湯,不僅看起來不像本色的綠豆湯有那么清涼解暑,實際飲用的效果也差了不少。測試發(fā)現(xiàn),綠色的綠豆湯中含有的多酚類物質(zhì)較多,解暑效果也更加明顯,還能有效清除人體內(nèi)的自由基,而變色的綠豆湯,由于多酚類物質(zhì)的減少,在這兩點的作用上都明顯要差不少。
前面提到如果不打開鍋蓋,綠豆湯的顏色就不會改變,但這樣的話綠豆湯被“保暖”的時間也會延長,喝起來也就沒有了清涼之感。所以,我們不妨變換一下做綠豆湯的方法,將煮綠豆湯變成泡綠豆湯。方法很簡單,將綠豆洗凈,倒入一個沒有水的干凈暖壺中(要保溫效果好的那種),然后用做一壺開水,灌入裝有綠豆的暖壺中(灌得快一些,讓開水對綠豆有個沖力,注意別燙手),浸泡45~50分鐘(將鮮綠豆浸泡45分鐘,將陳舊綠豆浸泡50分鐘),最后在倒入湯盆中即可。
綠豆湯雖好,卻屬于寒涼食品,不易空腹飲用,更不可放置在冰箱中冰鎮(zhèn)。對于脾胃虛寒或正在患腸胃疾病的人來說,更應(yīng)該避免飲用綠豆湯。
責(zé)編:微科普網(wǎng)